“下雨天,筒仓上面很滑,很不好做事,看着他们淋着雨在上面作业,好心疼,但是没办法”。近日,笔者出差到漳州公司,在与赣闽区片区经理兼漳州生产部经理杨庆华一起吃饭的时候,听到他发出了这样的感叹。这立刻引起了笔者关注,带着好奇,笔者就杨经理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,并做了深入的“挖掘”。
据杨经理介绍,最近漳州公司原料集中到货,生产部与采购部联动,正加紧卸货。可关键时刻,筒仓却出了问题——漳州公司的筒仓使用年限比较长了,硬件设施有些老化,再加上最近漳州一直在下雨,筒仓只要一开机,电线就容易“碰头”短路。原本,前一天晚上都已经调试好,能够正常运行,今天(16日)却又开不了了。那时,杨经理正带领着林毅勇、郭明辉两位机修工在抢修锅炉,得知消息后,便立刻安排他们二人去抢修筒仓,并再三叮嘱他们要穿好胶鞋,戴好胶手套与安全帽,注意安全。林毅勇、郭明辉两人二话没说,便冒着雨爬上了筒仓顶端,进行维修。从上午到9:00一直工作到下午17:00,他们终于完成了维修任务。期间,由于雨势太大,为了安全起见,曾中途下来过,等雨势小了再上去。
据了解,当天到货原料都是用长柜车装载,车厢里面很闷热,灰尘也很大,卸货时全靠人工往外扛。但搬运工依然十分给力,服从加班的安排,还用比平常更快的速度完成了卸货,未造成压柜(因为压柜是需另付滞箱费)。
对于冒着雨去修筒仓,林毅勇坦言:下雨天,筒仓上面比较滑,线也不好拉,也有一定危险,但这边急着要卸货,当时心里想着不能耽误了卸货,要保证筒仓能用,在做好防护措施之后,就上去了。
郭明辉同样也认为下雨天,地很滑,在上面走路都很小心,比较危险,但如果不上去的话,原料就会一直卸不了,既然公司有这个需要,那么我们就是冒雨也要把筒仓抢修好。
听着他们质朴的语言,笔者不禁在心中给他们竖起了大拇指。创造价值,快乐成长,公司正是因为有了像他们一样,立足平凡岗位,默默奉献的员工,才有了生产经营的稳定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,才能在价值竞争的征途中走的更快、更稳、更好、更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