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较多养殖朋友反映爆发口蹄疫疫情,柯恩牧业集团技术中心迅速走访调研,从大量猪场取证,提醒各养殖朋友做好相关防护措施,特整理口蹄疫综合防治措施,供大家参考!
口蹄疫(俗称五号病), 是以患病动物的口、蹄、乳房等部位出现水疱性病症为特征的传染性疫病,因而出名。它具有起病急、传播速度极为迅速的特点。除通过感染动物污染的固性物传播外,还能以气溶胶(液态或固态微粒在空气中的悬浮体系)的形式通过空气远距离传播,发病率可达100%。 仔猪常不见症状而猝死,严重时死亡率高达100%; 该病一旦发生,疫情常迅速扩大,造成不可收拾局面,而且很难根除。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早已把该病列为15个A类动物疫病名单之首,我国政府也将其排在一类动物传染病的第一位,充分显示了国内外对此病的关注程度。但只要防护措施做到位,处理得当,皆可控制!
一、临床症状有:
1、母猪乳头水泡
2、鼻吻部水泡、溃疡。
3、蹄部病变,蹄间水疱破裂后,通常出现继发感染,表现深部组织坏死及化脓。
4、心肌炎导致“虎斑心”
二、那如何有效的防控好口蹄疫呢?
首先要了解口蹄疫怕高温、怕阳光(紫外线)、怕酸、怕碱、怕福尔马林、怕疫苗等,我们可抓住这“六怕”做好相关防护工作,建议做好以下“四到位”:
1、疫苗防疫做到位:
仔猪40-45日龄首免高效灭活油佐剂苗一头份,100-105日龄二免二头份,种猪每年10、11、2月份免疫一次2头份。
2、环境消毒做到位:
环境:减少猪群应激、保持栏舍卫生、干燥
消毒:①常选用酸性(过氧乙酸(醋酸)、复合酚)、强碱性、碘制剂等消毒药,但要注意分开使用 ②全场区内(包括猪舍过道)铺上新鲜的生石灰 。
3、饲养管理做到位:a.减少全场猪群密度; b.不要随意抓病猪;尽可能减少病猪的应激,防止心肌炎死亡的增加; c.发病母猪停止配种;d.重胎母猪注意观测,防止个别发高热流产;e.所有产房仔猪提前补奶、补料,做好母猪表现症状前的一切准备。
4、药物保健做到位:
a.保健:定期对猪只用 (支原净+强力霉素 +鱼腥草+维生素C) 拌料保健,以提高猪只抵抗力。
b.治疗:个别发热严重病例,肌肉注射安痛定+青霉素、维生素C ,对出现水疱、脱壳 病猪的患处喷紫药水。
文/技术中心刘德强